
市区内接逝者,一次八块,一百公里外的长春接一次十六块。
医院、社区、零下二十摄氏度草堆,一辆写着“殡仪”的黑车来回流转,一年接超两千具尸体,一天手机最多能响23次,纵然是专业干殡葬的,但多年来仍旧最怕“接过一种尸体”。
到底是怎样的尸体令接尸人都倍感害怕?
直播间的“接尸人”
一身黑衣,一辆黑车,随身的钱包挂着一张保命符,这便是“接尸人”王亮的日常,少言寡语,经常开着殡仪车在社区和医院来回奔波,一天最多能接到二十三次电话,虽然工作多年,但王亮还是本能反应告知自己这是个坏消息。
所以这也同样导致王亮每天最担心的便是电话响。
也是因为作为接尸人的关系,王亮也被看做“忌讳”的存在,开着殡仪车到写车行没人愿意洗,不敢告诉身边人自己的职业,凡事都比旁人要看的细致。
市区内接逝者一次八块,一百公里之外一次16块,即使如此,王亮也不愿意离开着那辆写着殡仪馆号码的黑车到处逛。
因为是“接尸人”,黑色也便成为王亮生活的常态。
虽然是职业原因,王亮基本不笑,但更多的是见多了生与死的哀默,王亮身上会随身携带一双白色手套,为的便是方便抬走遗体。
世态的炎凉,人与人之间的冷暖,一年接过两千多具尸体的王亮早已习惯,除去觉得自己的职业难以说出口之外,王亮就想安静的干工。
但现实终归是对“接尸人”有所回避,鲜少与朋友交谈也逐渐成为王亮的习惯,而这也便给了王亮进行直播的机会。
2018年8月开通直播的王亮本意只是找人说些话,却也使得“接尸人”王亮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。
走进“接尸人”的生活,了解“接尸人”的日常,体悟这人生死的的哀默与悲凉,王亮的直播间逐渐成为大众关注外界一切的绝佳动态。
有人会询问王亮为何不换个工作,实际王亮并非没想过,但在东北一个小城市,殡仪馆又是国企,还有五险一金,加上这王亮年纪大了,终是“工作安稳”使得王亮还是选择在殡仪馆坚持下去。
当然,纵然是直播,王亮还是坚守作为接尸人的职责,直播间也只是只有自己,其他有关于职业操守,王亮也并未进行录像,但只是听取王亮讲述一个个故事,还是使得王亮小火了一把。
虽然做着殡仪馆的工作,但王亮并非没有过害怕,接过的尸体有涉及刑事案件的,也有家长里短闹纠纷的,人体正常生老病死的,尤其是涉及刑事案件的。
王亮也是不忍做梦,尸体的惨状,到处的血腥,接尸人也终归是个普通人,不适的反应也曾困扰王亮许久。
但最后也终是因为看得多了也便习惯了。
然而纵使接过那么多尸体,最令王亮动容不忍落泪,甚至害怕听到自己要去接过的只有“一种尸体”。
人要学会好好活着
即使见过太多尸体,带着护命符,但仍旧每次令王亮最不想见的还得是“孩子的尸体”。
至今都令王亮难以忘记的是便是接尸一个先天患有疾病的孩子,因为在学校摔倒,不过三天的时间孩子便不在人世。
接尸的王亮特地给孩子摆放上孩子生前最喜欢的篮球,但终是看着年轻的躯体,王亮忍不住嚎啕大哭。
也是导致王亮至今都害怕去接尸孩子的尸体,那是王亮最不愿意看到的。
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可以说王亮更为“惜命”,更是多次告诫来看自己直播的人要学会好好活着,也更为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。
为了避免儿子受伤,王亮会在家中任何会出现危险的地方安上铁丝网,也会尽全力陪伴妻子和孩子,就是因为见到了太多生死,王亮更加珍惜。
来到殡仪馆的人从来没有所谓的三六九等,在接尸人眼中都是一具尸体,无人在意财富,只是留下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死因以及接尸日期。
王亮遇见过生前不舍得喝酒,逝后家属陪葬大量好酒的情况,也遇见过生前不舍得买衣服珠宝,逝后连衣服和珠宝一起烧掉的情况。
正如王亮一直强调的,人得学会好好活着,珍惜当下的点滴,毕竟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,谁又能搞得明白。
